超聲診斷胰腺導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1例
作者:甘肅中醫藥大學(樊雪);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〇醫院超聲診斷科(鄭英)
患者女,因發現結腸息肉1年余,擬行結腸息肉切除術入院,患者平時無腹痛、腹脹、黃疸、消化不良等癥狀。體格檢查無明顯異常。術前行腹部常規超聲檢查:胰體回聲不均勻,胰體部可見一大小為1.6 cm×1.1 cm的低回聲,界限清,形態尚規則,內部回聲均勻(圖1);CDFI于其內未探及明顯血流信號(圖2)。超聲提示:胰體占位性病變。
圖1 聲像圖示胰體部見一低回聲結節,界限清,形態規則
圖2 CDFI于病灶內未探及明顯血流
腹部CT和MRI檢查:胰胃間隙異常信號結節,考慮:①胃竇部腫瘤并淋巴結轉移;②胰腺原發腫瘤?;颊吆笥谕庠盒惺中g治療,術后病理結果:胰腺導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胃型),見圖3。
圖3 胰腺導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胃型)病理圖片(HE染色,×100)
討論
胰腺導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是一種起源于胰腺主胰管及分支胰管的乳頭狀黏液分泌性上皮腫瘤,屬低度惡性腫瘤。該病變根據腫瘤起源可分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和混合型;根據腫瘤上皮形態可分為胃型、腸型、胰膽管型、導管內嗜酸性乳頭狀腫瘤及導管內導管乳頭狀瘤。
該病發病早期患者可無明顯癥狀,部分患者僅表現為腹痛、背部脹痛、惡性嘔吐等;由于腫瘤細胞分泌黏液及黏蛋白使胰管進行性阻塞,部分患者可出現慢性胰腺炎的癥狀,且隨著病情進展,胰腺功能受損,會出現脂肪泄、糖尿病等癥狀。
胰腺導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的影像學表現主要為主胰管擴張、胰腺囊實性腫塊及擴大的十二指腸乳頭和溢出的黏液。超聲診斷胰腺腫瘤有一定優勢:①二維圖像可以直觀顯示病灶的位置、形態、大小,動態檢查可以進一步了解病灶與周圍組織的關系,CDFI可以顯示病灶的血流灌注情況;二維圖像結合彩色多普勒可以初步判斷病灶良惡性。本例患者超聲提示病灶位于胰體部,二維超聲表現為邊緣規則的低回聲,CDFI未探及血流信號,故初步診斷為偏良性結節。②對于較小病灶,局部放大后可以準確顯示微小病灶的形態及血流灌注。③對于腹腔氣體多、胰腺顯示不清的患者,可以囑患者飲水后觀察,或半坐位檢查。CT診斷胰腺腫瘤敏感性高,且受脂肪和氣體的影響較小,在臨床診斷胰腺腫瘤中有重要作用,兩者聯合應用可提高診斷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