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日本發現新冠病毒新型變異毒株
1.南非出現新冠病毒C.1.2變異毒株
據南非媒體當地時間8月31日報道,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NICD)稱南非出現一種名為C.1.2的多重突變新冠病毒變異毒株,但該變異毒株目前并不令人擔憂。
研究所表示,目前德爾塔變異毒株為導致南非大多數感染病例的主要來源,C.1.2變異毒株暫時還構不成威脅。今年5月南非第三波新冠疫情期間,南非國內首次發現了C.1.2變異毒株,南非研究人員正在密切關注這一最新變種的發展情況。
研究所稱,C.1.2變異毒株目前的發病率很低,僅在2%到3%之間。但這個數字逐月增加,因此他們正在進行病毒基因測序并密切關注相關情況,目前沒有太多關于這一變異毒株的更多詳細數據。研究所表示,無論出現何種變異毒株,疫苗接種仍然至關重要,必須努力減少衛生系統的壓力,減緩病毒傳播。
2.日本發現新冠病毒德爾塔一種新變異株,全球僅8例
日媒31日報道,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研究小組報告稱,日本首次發現新冠病毒德爾塔毒株的“N501S”變異。該研究小組指出,該變異很有可能是在日本發生的。德爾塔毒株發生此種變異的報告,全世界僅有8例。
報道稱,8月中旬,日本一名新冠確診患者在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附屬醫院就診,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研究小組從這名患者身上,采集到了德爾塔毒株的變異株。通過病毒基因分析,發現該病毒已經發生“N501S”變異。
報道指出,關于德爾塔毒株發生此種變異的報告,全世界僅有8例。由于這是日本首次發現此變異株,基于基因特征等分析,研究小組推測,該變異很有可能是在日本國內完成的。
德爾塔毒株“N501S”變異,與最初在英國發現的阿爾法毒株“N501Y”變異相似,但目前還不能確定其傳染性。
研究小組指出,“阿爾法毒株可能導致2次感染率增加,以及加大重癥、死亡的風險,由于此次‘N501S’變異與‘N501Y’變異相似,不排除此變異株與阿爾法毒株有相同特征的可能性。”
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武內寬明副教授表示,由于疫情的感染范圍持續擴大,“日本國內可能會陸續出現新型變異株,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控制感染。也必須擴大分析基因的病毒監視系統。”
日本新冠疫情仍然嚴峻,據報道,截至當地時間30日21點30分,東京都內日增新冠確診病例1915人,日本國內日增新冠確診病例136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