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接種疫苗不能進公共場所?官方回應了
前一陣,不接種疫苗影響出行的消息已經讓不少居民憂心忡忡,近期又有網傳,不接種疫苗連公共場所都不讓進了,這是真的嗎?
小編今天就帶著大家一探究竟。
經查,近期的確是有很多地區發布文件,要求進入公共場所必須進行“二碼聯查”,對未接種人群要進行信息登記,同時還有一些具體的注意事項。詳細內容我們通過廣西疾控最近給出的官方回應,為大家解讀。
一、什么是“二碼聯查”,為什么要開展?
簡單來說,就是查驗健康碼的同時查驗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記錄。
“二碼聯查”工作在多地展開,意義主要有3點:
1.現階段國外疫情形勢嚴峻,國內疫情多點暴發。多地處于“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考慮,需要從嚴管理;
2.接種新冠疫苗是預防及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全民抗擊疫情的重要國策,是每一位公民應當履行的責任和義務,適齡無接種禁忌人群應該做到應接盡接。
3.盡管接種疫苗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仍有應接未接人群存在,通過聯查工作,可以有效發現和動員這部分群體早日接種,盡早構建全民免疫屏障。
二、不接種疫苗不能進入公共場所,是真的嗎?
并非絕對限制未接種疫苗人員進入公共場所,只是人流聚集的公共場所開展“二碼聯查”。只要做好未接種人員信息登記后也是可以進入的,但屬于應接未接人員要盡快到就近接種點接種。
也就是說,已接種人群憑二碼,可以順利進入公共場所;未接種且符合接種指征的人群,需要做好信息登記后才能進入。
三、未接種疫苗的人群進入公共場所,會怎么樣?
未接種人群進入各居民小區、農貿市場、旅游景點(景區)、游樂場所、室內密閉娛樂場所、電影院、文化館、圖書館、賓館酒店、商場超市、辦公場所,將被要求登記姓名、電話、居住地址等信息。
四、不適宜接種的人群如何開具接種禁忌證明?
這部分人群可以到指定單位(如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公立醫院),開具“新冠疫苗接種禁忌證明”。
開證明時須帶好本人身份證、以往就醫的病歷、出院小結、疾病證明等資料,如行動不便者,可委托親屬代辦,但必須有本人身份證、既往就醫的相關病歷、診斷材料等。
五、出具接種禁忌證明后進出公共場所是否要登記?
目前該部分人群憑接種禁忌證明進出公共場所不再需要登記。
六、哪些情況屬于接種禁忌?
1.對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種非活性成分、生產工藝中使用的物質過敏者,或以前接種同類疫苗時出現過敏者;
2.既往發生過疫苗嚴重過敏反應者(如急性過敏反應、血管神經性水腫、呼吸困難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癲癇和其他嚴重神經系統疾病者(如橫貫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綜合癥、脫髓鞘疾病等);
4.正在發熱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或未控制的嚴重慢性病患者;
5.妊娠期婦女。
6.其他經醫生判定為接種禁忌或暫緩接種的情況。
七、省外接種回到本地,當地健康碼不顯示,如何證明自己已完成接種?
一般來說,展示外省健康碼即可證明自己已完成接種。如想在本地健康碼上顯示,可就近選擇接種點讓登記醫生進行信息補錄。
八、為什么有時候預約疫苗比較困難?
因為各地在某一時間段有具體接種劑次安排,比如近期大多數地區逐漸暫停第一針劑接種,如還想接種第一針,需要咨詢當地接種機構或者等候安排。
建議需要接種的群眾,事先去接種點咨詢,留出合適的時間順利接種相應劑次。
總而言之,目前疫苗接種早已成為每一個適宜群體要完成的規定動作,也關系到全民免疫屏障能更早建立,基層醫師公社再次呼吁大家,動動腿、動動手,給社會一個安定,也給自己一個安心。